新丝路

字:
关灯 护眼
新丝路 > 草根选调生 > 第18章 男人是酒造的

第18章 男人是酒造的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,要他坐在酒席的上席去。并说,你是第一次到我们村子里来,我们这里有一个规矩,凡是第一次来的都是贵客,必须坐在上席的。钟国正是第一次到村子里来,不敢造次,几次推脱。

    易大伟坐在上席的正中位置,看着钟国正推辞,就想借着喝酒考察考察钟国正,便用不容推辞的口气要钟国正坐在齐大贵旁边。这样一来,坐在易大伟两边的,分别就是王安贵和齐大贵,除了钟国正,其他的都按照职务的高低,依次坐在了吃早饭的八仙桌的四周。

    寒州县素有喝早酒的习惯。特别是农村,没有菜时,就是挖几块坛子菜,也要喝上一碗半碗的。“早晨喝一碗,从早爽到晚”,就是寒州县男人们的口头禅。

    在寒州县农村,每年下半年挖完红薯之后,婆娘们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大锅大锅的煮红薯,把红薯煮熟后再装进一个个的大缸屋,用农村自己特制的草饼药发好酵,然后将发好酵的红薯倒进大铁锅,加上适量的井水,在大铁锅的铁制锅盖与双层缸屋之间,用一根棕树空管连接。双层缸屋都是用陶瓷特别烧制而成,专门用来烧制红薯酒的。在这个特制的双层缸屋上层加入八到九分的井水。底层是密封的空的,一头连接大铁锅,一头连接双层缸屋。缸屋正面的底部是一个连体烧制而成的出酒的嘴子,大约五寸左右的长度,犹如男人的生殖器。正是由于这个出酒的嘴巴像男人的那个小嘴巴,在农村就有了男人喝酒不烧酒,女人烧酒不喝酒的习俗,就有了男人是酒造的,女人是水做的讲法。在出酒的口子处,用一个能装两三斤酒的陶瓷罐接着。婆娘们做好这些准备后,就用柴火开始烧酒。

    烧酒的柴火也是有讲究的,一般都是选用枞树(即松树)卡枝。因为枞树都有松脂,松脂有香味。用枞树卡枝烧制出来的红薯酒,就带有一种淡淡的香味。而用其他柴火烧出来的红薯酒,总是缺乏这么一种香味,酒劲就显得疲疲的。当把大铁锅里的红薯液体烧滚后,大铁锅里的酒蒸气就通过棕树管子,输进陶瓷双层缸屋,输进陶瓷双层缸屋底层后的酒蒸气,在双层缸屋上层井水的冷却下,由酒蒸气的气体变成了酒的液体,通过出口源源不断的流进了酒罐。这样烧制出来的红薯酒,一般都分为头罐酒(一道酒)、二罐酒(二道酒)和尾巴酒(三道酒)三个类型。头罐酒都比较厉害,度数比较高,往往能点得火燃。

    在红薯酒的烧制过程中,烧酒人对烧酒火候的把握特别的重要,烧的火候过大了,烧出来的酒就会带有浓浓的火烟味,喝起来又冲又难受;烧的火候过小了,酒味又不够,淡疲疲的,和水一样。在寒州农村,看一个家庭搞得好不好,看一个婆娘能不能干,往往一喝他们家里的红薯烧酒就晓得了。一般每个农户家里,每年至少烧制红薯酒三四百斤,宁可家里没有饭吃,也不能家里没有酒喝。因此在寒州县里,男人不喝酒往往被人看不起,认为那不是寒州男人。“男人不喝酒,白在世上走”,“读书望古,喝酒望醉”等等与酒有关的俗话,说的都是寒州男人与酒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种种关系,甚至把喝酒与读书相等同起来。可见寒州县的人是多么看重喝酒的。经过几千年的洗礼,现在的寒州,酒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质性东西,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品味,成为一种传统的礼节,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志,更成为聚集人气的一种特殊“武器”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